10月9日下午,“清风伴日月 妙笔写春秋——第36届‘金桥之春’书画系列活动”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GM车库美术馆开幕。展览汇集近180幅作品,按“烽烟永忆,和平长歌”“潮涌东方,逐梦浦东”“清风伴行,廉韵常润”“翰墨赋新,法理相融”四大主题板块分区陈列,是金桥书画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。
活动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“全链条”文化体验
“金桥之春”经三十余载深耕,见证了金桥书画从“自娱自乐”到“对外交流”的跨越。每年“金桥之春”的主题与时俱进,并坚持不设门槛广征作品。历年投稿作者中,年龄最小的不到10岁、最大的将近百岁,充分体现“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”。在形式拓展上,打破传统书画展览的单一模式,不断推陈出新,通过开展线上“云”展、导赏培训等系列活动,逐步发展成集“展、讲、习、创”于一体的“全链条”文化体验,推动书画文化在传承中创新、在普及中提质。
活动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金桥书画源远流长、名人辈出。国务院文化艺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钱辛稻、著名版画家、美术理论家与美术教育家江丰、当代书画名家徐建融、徐立铨等,都与金桥有着密切的联系。自2011年起,金桥连续四轮顺利获评“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(书画)”。
文化的繁荣,离不开坚实的载体。如今的金桥,已为书画艺术搭建起全方位的支撑体系。不仅有浦东碧云美术馆、浦东书画创作基地(金桥)等核心阵地,还因地制宜挖掘镇域内“金角银边”潜力,开辟了书画长廊等多样“书画微空间”,让笔墨气息渗透生活每一处。针对老中青不同年龄层,金桥构建起分级培养体系。社区学校常设的书画课程,为零基础爱好者实现入门;上海书画院金桥书画学堂则面向中青年职场员工,在周末延伸学习时长、深化教学效果;与辖区学校合作培育的书画小社团,更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兴趣、厚植根基。从基础启蒙到进阶学习,再到青少年传承力量的储备,多场景、分层次的举措环环相扣,为金桥书画的长久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活动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文化与经济、生活深度共振
面向企业,金桥将书画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赋能驱动力。作为“艺企惠”文化服务礼包的重要组成,以“菜单式选择、订单式响应”的模式提供文化“供需”精准对接,深度植入“书画+”元素,把定制的书画作品、导赏讲座等送进企业,既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,更注入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文温度,让书画成为连接文化与经济的纽带。
贴近生活,书画艺术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。每年春节前夕,金桥均组织多场“写春联送祝福”活动,邀请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,将年味与墨香装进居民的口袋。平时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笔会、雅集,居民们围坐一起,零距离欣赏书画名家运笔、调色专业正规安全股票配资公司,沉浸式感受创作魅力。
中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